之前就了解的作品,虽然有想玩的打算,但是因为国内写关于高考是实在是有点多,而且是校园题材。向来对国内的校内题材不感兴趣,因为经历过高中的都知道,那段时间写严肃了就缺乏乐趣;写偏离现实像是和国内的校园就很远了一样。这次因为室友说玩一下,刚好也因为打折和没的玩就开始了嘛。
先说不满意的地方,其实没有什么很差的地方,不满意就两点:画面里推断不出来年代的小物件,还有部分设定,以及奇奇怪怪的彩蛋;最不爽的就是程序有 bug ,玩着就会文字消失,必须保存退出再重进。设定的故事时间不是很清晰,但是我觉得应该是 15 年过后了,设置都到 20 年及其以后了。刚开始医院的被套,上古的杯子。我都以为故事发生在 00 年代,结果蹦出个微信转账过去了,给我一种穿越的感觉 (另外这县怎么看都不贫困吧) 。也了解到了故事的构思到完成到游戏的完成发售确实是很长的时间,但是还是希望能完成好细节吧。有点奇怪为什么要适应现在的时代改剧本,是因为要符合现在玩家的年龄?不知道官方有没有统计,我感觉玩家在三十以下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,改的倒是挺好。哪怕不改,也是有年代感的,也算不错。关于田所浩二的菜单,感觉和故事不搭,也没有很有趣,作为菜单出现还是有点破坏现实感。实际上关于高中的描写还是不太现实吧,不是住校,甚至还带了手机,也是有点没现实感了。也不是说高中不能有快乐的记忆和事情,但是和我记忆的高中关于的人和事还是有相对的差距 (甚至刚开始玩有一种高中生上晚自习到十点猝死前的最终幻想感) 。程序 bug 就没啥好说的了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用 RAM 架构平板玩的原因。
感觉这个视觉小说 (毕竟没选项和篇幅不长),还是有深度的,确实是花了很多时间去打磨过。刚开始或者说是过年前的内容都比较日常,没有深度的感觉。在那之后就很有高中的感觉了,对未来的期盼和不安,老师过多的说教和态度。主创说是偏现实的作品,也希望能让玩家体验到,回忆起以前。对我来讲,我既没有 (为谁) 努力过,也没有很远大的抱负,更不是成绩好的人。前面玩起来就是稍微有点高中生的学习同感吧。特别是梁芷柔的那些学习建议,或者对叶雨潇的描述,那种人不笨就是不爱学的说法,很符合很多人的特点吧。最后让我确实是想多写点的就是复读的剧情,虽然只是三言两语,就直接到一年后了。但是我确实是复读过,那种担心一年更糟,对未来完全现象不到的感觉。我个人是不怕复读,但是怕的就是那能否真的带来变化和提升,这是完全不可控的 (主要还是能否顺利吧,万一某一步出错就完了的感觉) 。虽然我没有从复读中获得更多的东西,或者说是成绩吧。但是那段时间确实是成了,可能比三年高中更有独特意义的时光。以及理解叶雨潇愿意花一年再复读的决心,虽然我是因为没路才复读的,但是这真的需要很大的决心。
关于高中的描写,就像是上面说的作为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不安,不知道要怎么做的那种。以及老师的说教那种,都是比较偏向于现实的,感觉经历过现实再玩游戏,确实是有种玩人生模拟器的感觉。甚至给我一种,明明经历过了,但是为啥要折磨自己再体验一下的感情 (所以我就不想玩高考的那种嘛,特别是以写实作为内容的) 。玩完后,不说其他的类似题材的游戏,至少本作还是能给我一些想象吧。也许高中可以这样过的想象,去补全自己不完美高中的感觉。玩完还是有点迷离,就像是我也有那种回忆一样。作为一个都快成为社会人的大学生,我还是有点推荐高中生去玩玩。不说遇见这样的人谈恋爱,李金凡说的那些话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。至于梁芷柔对自己努力读书去樱大的意义怀疑,我觉得是没必要的,一是没考上;二是考上好的学校才有好的选择和环境再去考虑意义,也没人想在电子厂考虑那样的意义吧。
整个游戏的 UI 和一些小细节做的很好,不像是套壳的程序,或祖传的样式。不太好的就是点击或鼠标移动到选项,要是有音效就好了。这样的篇幅和没有选项的游戏方式,我都很喜欢。比较我现在是更喜欢玩没有选项或很少选项的视觉小说。不是沉浸的成为主角,而是沉浸的体验故事,这点对我很重要。
总之,虽然是比较短的篇幅,不是很完美的细节,但是确实是勾起了我以前的一些感情 (甚至不是回忆吧,都有些回忆不起来了) 。想写这些,大概是一种不同于买了游戏的,另外的一种支持吧 (随便写的) 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