铃芽之旅

我还是觉得叫铃芽户缔好些,很有神秘感。就是那种好像看得懂,但是不明白意思的感觉。小说电影都看,稍微都写写。

肯定有剧透,没看就看看电影或小说咯。


小说

还是和天气之子一样,先出的小说再上映的电影(中国日本都一样)。好处是能先圈波钱再赚波钱,啊不是,是能先体验内容和新海诚能完全表达想写的东西。我还是先买了小说先看看内容,总的来说,要比天气之子好些,没那么混乱了。但是还是没有让人很惊喜,让人没有觉得不愧是新海诚的感觉。

官方翻译还是比在贴吧下的不知道什么翻译的好得多。没看出来有多好的文笔,也没看出来有多引人入胜的故事,要想看小说的话,我目前的建议大可不必(只看小说时,看完电影不怎么觉得了)。


电影

冒头的十二分钟都算是免费的了,毕竟都公开了。最后关门到标题的转换我很喜欢,门和蚯的要素都有了。在看电影前以为那是公开冒头的结束,故意那样设计的,没想到正片也是这样的。

感受到了两个细节,或者说神奇的地方吧。铃芽看视频网站的大臣视频时,背景音乐是你的名字里的三葉の通学(没听错的话)。最后和宗太告别时的电车,飞鸟,都还蛮像秒速五厘米樱花抄的结尾。

先是电车场景
然后都是飞鸟

刚开始电车还想着是新海诚最喜欢的电车环节,出现飞鸟就完全有种秒速五厘米的既视感了。但是这次是把想说的和想做的都做了,也不再是悲剧了。相信爱情了

整体的剧情感觉和小说有倒过来一样,有趣程度和细节上。首先的小说把第一天晚上的情况写的比较细,千果在小说里是写了在等铃芽的,也把千果家写的很详细。看电影还不一定清楚千果家是民宿,倒是有种饭店的感觉。总之感觉千果和瑠美的那部分没有后面芹泽有趣,感觉千果和瑠美作为公路片的工具人属性有点强。

看电影的时候感觉不亏是电影,表现的东西和感受和小说不同。看有人问新海诚为什么要设计椅子的形象,回答是觉得这样比较有趣。当时我还没看电影,是完全没感受到有趣,还在想哪里有趣了。但是一看椅子跑起来就感受到了,电影院都是一片笑声。包括后面在芹泽车上放的歌,虽然小说写了歌词,但是还是有画面才有笑料。车翻到路边也是充满了喜剧效果,同样不是小说的那几句话能感受到的(当时完全没感觉有意思,甚至笑出来)。

刚开始非目的性锁门的镜头给了好几个,到中间就基本是有目的的锁门了,最后也有有了几个非目的的锁门。是不是刚开始觉得和门相关就多搞几个,中间忘了,后来又想起来吧(瞎猜的)。但是锁门镜头的频率确实不是那么的平均,不是为了封印了的话。也用了好多有意思吗的镜头,两个延时摄影,几个广角的移动,让场景展现的很大。

音乐感觉没有以前那么好了,虽然这次还是请的RADWIMPS。首先片尾没之前那么有感觉,片头也没唱一首。音乐的插入没啥不好,就是觉得すずめ feat.十明不在正片里完整的放一遍还蛮可惜的。也许是最后才制作出来?也许是哼唱的部分已经出现够多了?然后每次要锁门的音乐虽然类似,但是是不同的曲子。想来天气之子的歌还挺丰富的,中间还插入了好几首原创的歌。之前的音乐没注意,这次的 OST 倒是完全按照剧情排序的。

我从铃芽之旅里感受的,先是新海诚好像特意描写了一个主要,但是不被人知道的职业——闭门师。铃芽在第一次关门的时候就在一旁想了,草太在做一件主要的事情,但是无人知晓也无人看见。至少小说详细的这样写了,电影也留了足够的镜头时间给铃芽,只是没有表现她在想什么。也许算是新海诚在歌颂这样的人:不被人知道,但是默默的做着重要的事情。再就是铃芽遇见小时候误入常世的自己,以及她对自己说的那些话,让我觉得这是一种自我救赎。尽管知道自己会忘记,但是至少要告诉自己有未来。

这次的故事倒是不完全像是个爱情片,但是爱情确实有推进剧情的作用。铃芽喜欢草太我觉得是草太有人格上的魅力,就是前面说的,即使没人关注也去做重要的事情(虽然铃芽是第一眼就喜欢草太了)。之前新海诚写的爱情还蛮有日久生情的感觉,或只是陪伴这种简单的因素。

接下来就讲点不高兴的,电影外的东西了。先是预售就听说的送特典,规则是完全不清楚,淘票票是说五次订单就可以得到特典。有的地方又说凭票直接领取,但是名额有限,和限电影院。一查倒是有我买票的电影院,打电话问送的规则直接就说没收到通知。看见别晒特典,多少还是有些羡慕,可惜到结束都不知道怎么领取。再就是第一次注意到早上的人好少,下午的人好多,我那一场就在下午。人多有声就算了,开场好久了还有人进来,还在后排给档到放映,不亏是后面再买后面再来的人。总之,之后还是尽量选人少的场次。散场了,电影院也不至于那么着急清场吧,一遍遍的说没彩蛋了,我就是想看完制作人员列表和听完すずめ feat.十明而已。这次没有选择 IMAX 的影厅,感觉挺可惜的。主要是过年时体验了一下 IMAX 大屏和杜比全景声,体验太好了,下次一定。

现在我倒是蛮推荐看看小说的,补充了很多内容,特别是细节上。后面要是引进设定集,也肯定会买来看看。把新海诚写小说最后的话放这里:

  本书《铃芽之旅》是我执导的动画电影《铃芽之旅》的小说版。在制作电影的同时创作小说,这是继《你的名字。》《天气之子》之后的第三次。但每次动笔之前,我的心情都会有些沉重(我感觉自己不能同时做好那么多事),可一旦开始写就会逐渐感到其中的快乐,写完时又会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必要的工作,这次也一样。在文章里追踪女主角铃芽的心理变化,现在想来,即便不存在电影版,这也是我必须做的一项工作。
  接下来,稍微谈谈故事的创作背景吧。
  如果您不想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阅读小说(或观看电影),那就请您先从小说看起吧(或者先从电影看起)。
  我三十八岁那年,东日本发生了大地震。尽管我不是直接受灾者,但那成了我近四十年人生中的一个低谷。无论是在制作动画时,还是在写小说时,甚至是在养育孩子时,那时的感触都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。为什么?怎么会这样?为什么是那个人?为什么不是自己?这样就完事了吗?这样就可以避开了吗?可以一直摆出无动于衷的样子吗?该怎么做?现在该做些什么?我不停地思考着这些问题,不知何时,这与制作动画电影几乎成了同等重要的一件事。在那之后,虽然目睹过世界被重新改写的几个瞬间,但我感觉回荡在心底的声音,一直都停留在了二0一一年的那个时刻。
我依旧倾听着来自心底的声音,写下了这个故事。然后,我应该会反复思考同样的问题,把或许并不出彩的故事(尽管我一直努力让故事更精彩)讲述得精彩一些。我将继续创作下去,希望下一次能创作出让观众和读者更加喜爱的作品。
  这次,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,都希望您能喜欢。

二0二二年六月 新海诚

看了了巡礼废墟的视频:在铃芽之旅的小镇,发现了新海诚留下的。看电影时都没特别在意背后的灾难,只是地震预警特有感觉,因为在四川遇见过几次。没想到大部分废墟确实是存在的,想来也确实,因为之前的电影也用了很多现实地点。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灾难,看到最后那么多的“我出门了”,“一路小心”,“欢迎回家”没太有实感,但是现在感受到了这些废墟上也存在过那么多的日常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